台湾佛教世代交替的展望
无常迅速,一年又近尾声,寒意已浓,萧瑟之气在梵宇的晨钟课诵中,另有一种无尽生意。过去一年中,佛教界发生了一些事,不禁令人思虑全体台湾佛教的生命与发展。第一件事是正觉精舍由道海律师交予果清法师接任、原福严精舍住持、福严佛学院院长职务也由真华法师交予大航法师接任;另外今年有四位长老相继圆寂,即南普陀寺的广化长老,台中慈明寺、万佛寺的圣印长老,水里的圣开法师,新加坡的演培长老;这几个道场的长老在台湾佛教界有其相当的影响力与地位,他们不管是退位或入灭,都代表在今日佛教界影响力的消退。同时,新一代领导人或正式接棒、或蓄势待发、或正蕴酿中,可以想象将来一定有如同这六位长老般的新一代领导人产生。台湾佛教第二代的退位及第三代的新生领袖,早在过去的十年已逐渐的形成,但今年这六位长老的或退位或入灭,可说是第二代领袖转移到第三代世代交替的正式序幕,由其中可预见台湾佛教全面由第三代领袖接棒,将于未来十年内完成。第三代领导人从今年的序幕开展到十年后的将近完成,套句社会上的流行用语,他们可说是台湾佛教跨世纪的接班人。
对台湾佛教第三代的新领导人物而言,他们的生存空间与第一、二代的领袖不一样,回顾近代台湾佛教发展史,第一代领导人产生于光复以后,日本佛教完全撤退,台湾佛教出现真空,由大陆来的精英份子,领导推动了台湾佛教新的生命,如广钦老和尚创立承天寺,道安老和尚创立松山寺,灵源老和尚创立十方大觉寺,道源老和尚创立海会寺,白圣长老创立十普寺,印顺法师创立福岩精舍、慧日讲堂,南亭长老创立华严莲社,惠光禅师创立铁炉寺,东初法师创立佛教文化馆,李炳南居士创立台中佛教莲社,慈航法师创立弥勒内院。在民国四十~五十年,适值物资匮乏政治严峻的年代,这二十几年当中,只身来台的长老们身无余粮、遮无片瓦,环境虽然艰困,仍各自披荆斩棘建立弘法道场,他们可说是处在一个创建与求生存的空间。到了民国60~70年,台湾佛教已有很好的生存空间,第二代领导人譬如现在的净心长老、证严法师、真华法师、圣严法师、圣开法师、净土法门法师、了中法师、煮云法师、宽裕法师、星云法师、妙莲法师、忏云法师、广化法师、智谕法师、如悟法师等等,他们都直接承续了第一代的因缘而在这优渥的环境继续生存发展;有人承续了前人的余荫,有人另立山头成就了健全的大僧团,第二代在政治安定、物质丰富、佛教基础已具优良空间的条件下,不断的壮大、发展与丰厚佛教教团的内容。(三代领袖人物一览表如下)
台湾佛教三代代表人物一览表
![]() ![]() ![]() 联系大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