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0年代我住在新加坡,净宗学会距离薝葡院很近,走路大概三分钟就走到了。那个地方早年弘一大师在那里住过,广洽老和尚的道场。老和尚跟我很有缘,我在新加坡讲经,他常常来听。告诉我一些弘一大师的故事,我们很受感动。弘一大师年轻的时候没有学佛,那种傲慢,姿态之高,对人严肃,一点都不饶人。在日本留学的时候,跟同学约会八点钟,到他住的地方来看他,人家迟到三、四分钟,他站在阳台上把人家臭骂一顿,赶走。约的是八点,就准八点来,早一分钟不开门,迟到一分钟也不见你,那么苛刻。学佛之后,晚年在新加坡的时候,那种柔和、谦虚,什么分别执著都没有了,他烦恼磨尽了。他是贵客、贵宾,广洽法师叫两个小徒弟照顾他生活,非常随便,有的时候广洽法师跟他在一起吃饭,看那个菜太咸了,他怎么说,咸有咸的味道;那个菜淡了,淡有淡的味道。什么都能接受,一点也不挑剔了。这是什么?这是修功有德。他把他年轻那种分别执著全放下了,对自己、对别人那种苛刻的要求全没有了,完全换了一个人,让别人看到他对他尊敬,欢喜接近他,真正做到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。广洽法师告诉我,在新加坡也居住一段时间,生活起居非常简单,自己能做的事情完全自己做,不麻烦别人。我们知道,弘一大师的身体并不好,人很瘦也多病,年轻时候没有出家,很难伺候,学佛之后变了。这个讲的是「恶尽言功」,修功,「善满曰德」,我们在弘一大师的身上看到他修功积德。 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二六六集) 2011/2/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266 下面给我们略举『功德』,这两个字也要简单加以解释。「功」是讲功夫,「德」就是讲你的收获、你所得到。你用一分功夫必定有一分收获。这个「德」跟得失、得到的「得」是一个意思。什么叫功夫?戒定慧是功夫。譬如,布施主要是破悭贪,如果布施真的把我们悭贪烦恼舍掉了,这是功夫,得到心地清凉自在。像六祖大师所说: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」那就是他所得到的,得的是清净心。功德是要自己修的,我们今天佛门里面常常以财布施,这只是布施不能成为功德,这里面没有功夫,没功夫就是不能断悭贪。虽修布施,布施的力量不足以断悭贪,功夫不到,不能成为功夫。有些时候不但不能成为功夫,反而适得其反,就是听说佛门所讲「舍一得万报」,他才肯来布施,这是世间生意买卖,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。今天布施一块钱,明天就得一万块钱的果报,这应该赶快去布施。这种布施不但不能断悭贪,反而增长悭贪。他为什么来布施?他是为悭贪心来布施,而不是佛法的布施,佛法所讲的是断悭贪而布施。以悭贪心在佛门布施有没有收获?有收获,那不是功德,是福德,福报。 反正你布施总归是有福,果报是三界之内有漏的福报。广种福田,那是没错,不能称功德。福德还是功德一定要辨别清楚。功德跟福德不一样,福德可以给别人,我的福报很大,我不享,我可以送给你享,你能得到。功德不行,功德就是我的智慧、我的才艺,无法给人,我的禅定、般若、持戒也无法给人。功德一定要自己修自己得,福德自己修可以给别人,别人修也可以给我们。明天我们这个道场要举行冬至祭祖法会,我们把所修的福可以送给历代祖先。诵经也是如此,对我们自己来讲是功德,我们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,他所得到的是福德。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(第二集) 1984/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1-003-0002 功德跟福德不一样,功德里面一定有福德,为什么会有福德?因为功德是见性,真性里头本来具足,福德也是本来具足的,所以功德里面有福德;福德里面不一定有功德,福德里头可以说没有功德。一个人修的福报很大,心不清净,还有迷惑颠倒。所以佛教给我们要修功积德,不要著相修福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说得很好,著相修福,到临命终时,福救不了,福没有办法救你超越轮回。功德可以帮助你超越轮回,福德是不行的,所以要知道修积功德之可贵。怎么修法?大经经题上讲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,这都是功德。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(第二00集) 1984/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1-003-0200
净土法门法师:「功德」两个字要认清楚 2025-04-25


